•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通知公告
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25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3-28浏览次数:

各有关单位:

为发挥社科界“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更好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经研究,济宁市社科联决定面向全市开展2025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和“十个新突破”重大任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高水准研究成果,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要求

本年度项目分为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专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济宁实践专题、青年项目专题、清廉济宁建设实践专题、档案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题以及年度课题。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要求符合学术规范。

基础理论类项目一般为论文或专著(含文献校勘),应用对策类项目一般为研究报告。基础理论研究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推出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一般由问题的提出、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对策建议等内容组成,其中对策建议部分为研究重点。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字数一般掌握在6000字以上,专著需为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正式出版社出版。

三、课题申报

(一)申报要求

1.本年度项目面向济宁市公开申报。凡是热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员均可由所在单位申报。申报承担规划研究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副科级以上行政职务;凡不具备以上条件者,须经单位两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单位分管领导书面推荐,经所在单位同意方可申报。

2.青年项目专题申报人(含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1985年3月28日后出生);入选的济宁市青年社科人才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时,不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副科级以上职务限制。

3.每项课题只能确定1位负责人(联合攻关重大应用课题除外),课题负责人应是项目研究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并承担该项目的实质性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不超过5人。

4.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课题。已获得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立项但未结项的,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新的课题,但可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1个新的课题。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与申报2个以上课题。

5.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不能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多头申报。

6.申报人应按照《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的说明和要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7.市社科规划项目研究实行信誉管理制度,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自行延期的项目不予结项。

(二)选题方向

申报者可参考《2025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见附件1)所列题目的方向、范围和领域选题,也可结合本人(课题组)已有的研究基础和方向自拟题目(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专项除外)。

四、课题管理

1.课题立项:市社科联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审查合格的项目进行会议评审,确定拟立项课题并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市社科联与立项项目负责人签订《立项协议书》。

2.完成时限:2025年度立项课题的完成时限为半年(部分内容容量大而且复杂的课题的完成时限可以延长为1年)。起始时间以立项协议书时间为准。

五、其他事项

其他未尽事项按照《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六、我校申报工作安排

1.申报数量

我校限报12项。

2.材料提交

1)申报项目需按要求填写《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附件2)和《论证活页》(附件3)。

2)各单位将汇总的申报材料纸质版:《申请书》(一份实名,一份匿名)、《论证活页》(一式三份)、《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一式一份),报送至科研处B217室,电子版发送至科研处邮箱,邮件主题注明“单位名称+2025年济宁市社科项目”。截止时间为4月3日12点,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金超

联系电话:0537-3196050

科研处邮箱:jnxykyc@126.com

科研处

2025328